行业新闻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拟)

鸣谢指导单位: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5G物联网产业联盟
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
中国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
共同组织单位:
德励国际会展集团
深圳市自动化学会
大湾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
组委会执行招展单位:
励兴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媒体:
中国机器人网\中国自动化网\亚洲自动化与机器人网\中国智能制造网\中华工控网\智博数字\维科网·智能制造\中国智能化网\中国工业机器人网\中国传动网\中国传感器网\数字在线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工信部: 中国机器人五年内打造成全球机器人中心


工信部: 中国机器人五年内打造成全球机器人中心


  来源:机智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希望通过专注于伺服电机和控制面板等关键部件的改进来推动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的目标……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同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到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以推动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规划》希望通过专注于伺服电机和控制面板等关键部件的改进来实现这一目标。


  工信部在发布五年路线图时表示,预计2021年至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营业收入将平均增长20%。

  该行业在 2016 年至 2020 年间以 15% 的年均增长率扩张,去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 1000 亿元人民币(156.9 亿美元)。

  据该部称,去年中国制造机器人的密度为每万人 246 台,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该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自动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王卫明称希望到 2025 年将这一数字翻一番。

  王说,将共同努力推动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突破,这些部件被视为自动化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 

  “目标是到2025年,这些国产关键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外先进产品的水平,”他说。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称,今年前11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33万台,同比增长49%。

  根据《2021年世界机器人报告》,去年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平均为每 10,000 名员工 126 台机器人。这一数字在 2015 年为 66 辆。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前三个国家位于亚太地区:韩国为每 10,000 名员工 932 辆,新加坡为 605 辆,日本为 390 辆。德国排名第四,其次是瑞典,排名第五。。

  按地区划分,亚洲/澳大利亚的平均机器人密度最高,为 134 台,而欧洲为 123 台,美洲为 111 台。

  该报告指出,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增长是全球“最具活力的”,这是由大量攀爬旅馆设施推动的。2015年,中国的密度仅为49辆,而去年为 246 辆。中国目前在机器人密度方面排名第九,高于2015年的第2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