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拟)

鸣谢指导单位: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5G物联网产业联盟
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
中国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
共同组织单位:
德励国际会展集团
深圳市自动化学会
大湾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
组委会执行招展单位:
励兴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媒体:
中国机器人网\中国自动化网\亚洲自动化与机器人网\中国智能制造网\中华工控网\智博数字\维科网·智能制造\中国智能化网\中国工业机器人网\中国传动网\中国传感器网\数字在线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名企动态:施耐德电气《未来工业:人才与工作发展趋势》数字化将创造新岗位






名企动态:施耐德电气《未来工业:人才与工作发展趋势》数字化将创造新岗位
来源:施耐德电气
  近日,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未来工业:人才与工作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近一半(45%)的工业企业认为,数字化将在未来三年内,为工业领域创造新兴的运营技术(OT)相关就业机会。
  这项研究由施耐德电气主导、全球知名研究机构Omdia开展,调研范围涵盖了分布于中国、美国、西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和瑞典)、印度和东南亚(越南、泰国和菲律宾)的共407家工业企业,企业规模方面覆盖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工业人才挑战当前,数字化成破题关键
  报告显示,工业领域人才的技能危机正日益严峻,数字化正是解题之道。在调研中,有超过半数(52%)的受访企业认为,赢得人才已成为其主要挑战之一,但这一挑战并非无解。而七成受访企业认为,数字化有助于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研究还发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以人工智能(AI)、数字孪生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正在进一步融入工业领域。45%和47%的受访企业认为,为实现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工厂的人力需求将不断增长;同时,工厂现有的工作岗位职责也将会大幅扩展。
  “数字化不仅能让工业企业提高生产力和效率,还能帮助其解决人才挑战。” 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数字化工厂负责人Ali Haj Fraj博士表示,“数字化能帮助工业企业有效地优化运营管理。如果员工能利用数字化技术,节约其用于管理工作的时间,就有可能发挥出更多潜力、让企业也能突破更多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未来。”
  今年11月,施耐德电气发布的《数字赋能 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正当时——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3》同样显示,充分尊重员工体验及创造力的“以人为本”,和由数字化赋能的 “产业协同”是面向未来的绿色智能工厂的两大关键特征。该报告基于120家中国企业高管的深入调研,发现领军企业中开展数字化项目的企业比例高达93%,领先于追赶企业44个百分点。企业领导者已经意识到,在组织内形成数字化的企业文化、打造数字化组织,并且定义和提升员工的数字化能力,是绿色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可持续和规模化的关键。
  应对数字化变革,协同生态是弥补技能不足的良方
  数字化将为工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这一点已成共识。研究发现,73%的企业认为,数字化将在未来三年内大幅改变工作的性质;60%的企业认为,运营技术(OT)相关的角色将在未来三年发生中度或重大变化;31%的企业认为,数字化将大幅增强质量控制岗位的职能。
  但如何应对数字化变革的趋势?人才的技能不足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调查显示,49%的受访企业表示,其在机器人编程和集成方面缺乏相关技能;超过30%的受访企业表示缺乏数据处理、可视化和分析的能力,急需在未来三年内进行补充。
  迈进数字化时代,应用场景和需求高度多元化,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独立满足所有需求,协同生态才是共赢之道。作为数字化转型的践行者与赋能者,施耐德电气在报告中建议,工业企业需要广泛协同生态伙伴,通过解决方案、培训等方式,共同面对技术能力不足的挑战、为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施耐德电气的成功经验也反映出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施耐德电气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开展联合创新,例如通过“绿色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管理”两大创赢计划,以及AI大施杯赛事,赋能中小企业、开发者等生态伙伴提高数字化创新能力。
  Omdia工业物联网与可持续发展高级首席分析师Alex West表示:“随着工业劳动的性质不断变化,企业越来越需要对数字化进行投资,从而赋能员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如果企业不能紧跟数字化趋势,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难以缓解,其创新也会受到深远的影响。”